本港夏季近年越发炎热,不少工友需不时在炎热天气下工作,天文台在上年2023年6月至9月,每月有近半日子发出酷热天气警告及在其中多天发出「黄色工作暑热警告」,表示不少户外工作的工友需长时间在酷热环境下工作,面对随时中暑的危机。工联职安健协会(下称协会)对此一直表示关注,为此,今日(26日)协会主席林淑仪、副主席叶伟明、副主席黄平、副主席蔡金华、协会顾问及立法会议员郭伟强、服务业总工会代表伍啸天及海港运输业总工会副主席范强一同约见劳工处副处长冯浩贤,对现有《预防工作时中暑指引》提出优化建议,希望《指引》在即将来临的夏天能更有效地减少因中暑带来的职业意外。
一、将「指引」改为「工作守则」
现时《预防工作时中暑指引》中新增黄红黑三色「工作暑热警告」下的工作安排并由天文台发出,但仍属建议性质,无需强制执行。协会在2023年7 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只有不足一半的僱主跟从《指引》进行僱员休息安排。然而天文台近年在夏季一直长期发出「酷热天气警告」,2023年更多天发出「黄色工作暑热警告」,工友需长时间面临酷热天气下工作的问题,《指引》若缺乏公司跟从,恐不足减少意外的发生。因此,协会建议将「指引」改为「工作守则」,明确指出守则内项目涉及重要职安事项,僱主及僱员均应有责任去实行,并在未来考虑立法强制实行当中如「风险评估」等重要项目,推动「工作暑热警告」下的安排得到确实执行。
二、立法强制执行「风险评估」
天文台现时虽会发出「工作暑热警告」,但「警告」因无法涵盖所有工作环境,因此「风险评估」是判断环境是否适合工作的最重要项目。参考劳工处会在2024年4月29日强制执行《工厂及工业经营(安全管理)规例》中所有14项元素,其中包括第11项元素「工作风险评估」及第13项元素「程序监控计划」,协会认为《预防工作时中暑指引》中的「工作地点热压力风险评估」亦应立法强制执行,确保僱员在安全工作环境下工作,而且现时香港法例第509章《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亦有提及包括工作制度、安全工作环境、提供所有所需的资料、指导、训练及监督等,政府亦应使《指引》符合《条例》当中的要求,保障工友生命安全。
同时,协会建议劳工处可参考密闭场地的安全评估方法,要求有「合资格人士」在现场进行评估。当中评估人员只负责评估,责任由僱主承担,僱主需根据评估结果作出僱员是否适合开工的决定及制订适合的防中暑措施,并必须将评估结果及会採取的措施告知僱员。
「合资格人士」可由劳工处开班设立课程,在修读一定天数并合格后,再设置有效期,需要在一定时间后再修读该课程「续牌」。
三、增设暑热指数监测站
在2023年协会提交的意见书中,曾提出现有监测站只有京士柏和双鱼河,数量太少不足以反映全港热压力状况,协会建议要增加更多监测站,使数据能客观反映不同区域的环境。
此外,因现时监测站只能反映各区大约热压力状况,协会建议京士柏及双鱼河监测站数据在《指引》中应表明只作参考用途,并在《指引》中加入「京士柏/双鱼河监测数据只作为参考指数,其他地方要各自留意自身所处地方的指数」等语句,要求各工作场所根据参考数据再自行对实际所处的工作环境热压力状况进行评估,令「暑热指数」更贴地。另外,协会建议《指引》中应要求僱主需在工作场所提供如「温湿计」等设备,获取更精细的数据,协助风险评估人员进行评估工作。
最后,协会希望能透过以上建议,更加完善新的《预防工作时中暑指引》。同时,协会认为新《指引》在宣传上仍需加强,推动更多公司了解「工作暑热警告」的重要性,增强僱主及僱员对此的职安意识,减少因为中暑带来的意外发生,保障工友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