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发生多宗照顾者悲剧,包括观塘区上星期揭发一宗母子双尸案,揭示独居长者 及隐蔽长者在日常生活极易被忽略,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怀,政府有必要进行安老服务体制的改革。
今天(8月21日)工联会副理事长、立法会议员邓家彪,工联会副理事长、黄大仙区议员丘燿诚,观塘区议员、扶贫委员会委员简铭东,观塘区议员馀邵伦、李嘉恒、程海欣,黄大仙区议员谭美普、莫健荣,九龙城区议员黄文港,以及油尖旺区议员孙智敏和许德亮,一同约见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及社会福利署官员,递交加强长者住户支援建议书,并交流长者在社区的情况。
工联会希望政府重视独居长者问题,防止悲剧再次发生。工联会一直关注独居长者的问题,于去年12月发表的《独居长者支援研究报告》提出多项加强支援独居长者的建议。为了避免再有独居长者「失救致死」,同时解决独居长者医疗、数码鸿沟和吃饭等日常生活问题,加强对独居长者的支援,缔造健康安全社区,工联会向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1. 建立「四层架构」,支援独居长者
个人:政府相关部门可通过安老统一评估,判断该独居长者的身体情况是否为体弱个案(高风险),评估应否资助完善他们的居住环境设施,例如在屋内增加扶手设备及乐龄科技,上门检查平安钟等。
邻里:透过关爱队宣传,带动邻里之间主动关爱独居长者,例如邻里要主动留意独居长者门口的警报灯是否有发生变化,若果发现独居长者长时间沒有出门,要立即敲门看望。
社区:关爱队可与屋邨保安加强合作,共同支援独居长者,同时关爱队可以完善独居长者资料库,由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与社会福利署协调,给予关爱队探访长者住户名单,关爱队作为前缐人员透过家访确认该长者是否独居,并上报房署以完善独居长者资料库。
长者中心:长者中心可登记独居长者的求助个案,再联繫社署支援。但香港目前140万5千名65岁以上的长者中,只有25万人入会,入会率仅为17%,故建议实行一个自动入会机制,让独居长者自动成为会员长者。
2. 医疗
部分独居长者因为经济原因或者不捨得使用额外服务费和交通津贴而错过陪诊服务,建议劳工及福利局资助合资格的独居长者免费陪诊服务并津贴服务人员在陪诊期间的交通费,申请资格需要医生证明书,按照需要身体情况优先分配「一对一」陪诊名额,由社会福利署支援服务,让部分独居长者可以安心使用服务。
3. 科技
香港长者的乡下各有不同,部分长者广东话带有浓重的乡音,故在使用平安钟的时候常常面临语言不通、沟通不畅的情况,建议平安钟加入翻译功能。同时,政府应该与医院和公屋等机构共用长者数据库,对高风险的长者提供免费安装「平安钟」的服务。
扩大平安钟的覆盖率:义工团体协助修復已经损坏的平安钟,建议政府牵头令平安钟公司和内地领先AI翻译公司合作,令平安钟增加实时翻译功能。
乐龄科技器材的使用和资助:可以利用乐龄科技器材来改善或辅助长者的生活品质,如智能手錶、智能床、智能轮椅和远程监控系统等。这些器材可以帮助长者预防跌倒、监测健康状况、提高安全感和自信心等。然而,这些器材的价格不菲,对于收入不高的长者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故劳工及福利局应扩大长者医疗劵计划和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劵计划的资助范围,用作购买或租用更多种类的乐龄科技产品。同时,发佈相关指引,并列明可用作购买医疗劵的预算金额。
至于高风险长者,建议创科局及劳福局提供保护长者安全设施,该设施将感应器放在大门上就可以纪录长者出门时间。如果今日沒有开门,就会亮起红灯提示长者沒有外出。请邻居或义工上门询问该长者的状况,达到邻里互助,增进邻里人文关怀,降低独居长者失救至死的机率。
4. 社会服务
参考内地设立长者食堂的做法,民政事务署可与当地食肆沟通建立香港版的社区食堂,政府给予部分补贴,和食肆合作,以低于市面的价格,例如60元的套餐,36元给予长者,将此类的优惠推广至社区,形成规模效应,可因应营业时段调整,如长者用餐下午5点至6点有低价套餐,有意识的组织餐厅发展为社区食堂,缓解独居长者吃饭问题。
工联会还建议政府应该对独居长者群体进行划分,评估具有高风险的独居长者,以及体弱独居长者名单,作为高风险独居长者的名单。此外,目前未有完善的独居长者数据资料库,仅社署拥有较为全面的相关资料,但高收入独居长者无需领取综援或长者生活津贴,则无法掌握具体资料。而房署亦仅有公屋独居长者的资料,缺乏居住居屋及私楼的独居长者资料。故于独居长者资料库应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工联会促请政府检视目前关于独居长者的资料系统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大数据资料库。
事实上,独居长者人数仅佔据社会一隅,他们的安全风险除了比其他长者更高外,也因为他们在社会中的人数佔比较少更显弱势,更依赖社会的第三方主动提出关注。故期望劳福局与社会各界携手主动介入,优先关注风险程度最高的独居长者,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让贡献香港社会奋斗一辈子的长者能够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