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会今日(4月3日)辩论「优化输入人力措施」议员议案,工联会立法会议员慷慨陈词,在议会上反映工友僱员在持续扩大输入外劳政策下所受的沖击,向议会和市民说明现行输入政策的漏洞和被漤用情况,坚决表明反对进一步放宽和扩大输入外劳,向政府争取尽快检讨并收紧相关输入政策,贯彻落实「保障本地就业优先」原则。 该议案美其名是「优化」措施,实际上是要求大幅放宽输入外劳政策。工联会立法会议员团队在痛陈利害后,对原议案及其他修正案投出「反对」票。最终该议案及其他修正案全部被「否决」,工联会与劳工界团结一致,成功为广大打工仔守稳议会一关。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梁子颖认为,政府应正视劳工政策失衡的严重后果,停止将输入非本地工人视为帮助僱主的「经济解药」。 梁子颖发言要点: 有僱主通过「分拆岗位职责」、「调整职位名称」等手段逃避规定,工资中位数形同虚设; 如放宽外劳居住于亲友家中,将削弱政府对僱主责任的约束; 外劳政策致企业依赖廉价外来劳动力,而非投资培训本地工人,长远削弱香港产业竞争力,形成「低技能、低工资」的恶性循环,更削弱本地技术传承; 要求暂缓优化计画并启动全面检讨; 建议设立「本地工人就业保障基金」; 倡强化监管并提高违规输入外劳的刑责和罚则。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郭伟强在立法会会议上发言重点: 以外劳填补「技能缺口」,外劳离港后将「人走技失」,加剧行业断层; 捍卫工资中位数,确保外劳不压低本地工资; 设立行业外劳上限,分批审批配额; 强制企业按比例培训本地工人; 严打假招聘,引入第三方审核企业用工需求。

工联会副理事长、立法会议员陈颖欣认为,外劳赚取的薪酬大多都匯返家乡,而非留在本地消费,所以要提振本地消费,就不能够过度依赖外劳。 陈颖欣发言要点: 扩大输入外劳已冲击本地就业市场。 外劳收入多匯返家乡,并无助本地消费。 撤销工资中位数要求只会令本地消费雪上加霜。 优先保障本地就业与工资水平,释放本地劳动力。 检讨本地妇女就业政策,鼓励妇女就业。

工联会副理事长、立法会议员邓家彪在立法会会议上发言,倡议改善机场整体配套,让优质职位能留给本地僱员,齐心建设我们的香港! 邓家彪发言要点: 机管局监管有力,有效防止外劳被剥削,突显监管重要性; 建议政府应重新审视「机场城市」的定位; 促就近就业,建议政府仿效97年富东邨安排,让年资稳定的机场工人优先分配到东涌和屯门的公屋; 机管局应为机场工人,统筹和提供24小时员工巴士服务,由机场直达市区,特別在深宵时段; 政府应全面检讨机场僱员薪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