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在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期間,在各個地區街站進行了《解決房屋問題你有Say!》的意見收集行動,就八個解決土地房屋問題的建議收集市民意見,一共收到22877個回覆,當中四個最多人選取的解決土地房屋問題選項分別是:「增建公屋,兌現三年公屋上樓承諾」(7562)、「拒絕納米樓」(4933)、「支持私人、資助房屋市場分隔」(3152)及「加快市區重建及舊區更新」(2343)。今日介紹意見收集行動內容的工聯會代表,包括會長吳秋北、副會長麥美娟、陳穎欣及蔡永強。
香港面對著迫切的房屋問題亟待解決,工聯會以「一降一升」為土地房屋政策目標,降是降低居住成本,升是提升居住質素。而要達致這「一降一升」的目標,我們提出8大建議,包括:
- 提升市民居住面積,拒絕納米樓
- 增建公屋,兌現三年公屋上樓承諾
- 加快市區重建及舊區更新
- 支持私人、資助房屋市場分隔
- 盡快推展北部都會區及中部水域人工島工程
- 多元開發土地
- 重推一手物業空置稅
- 簡化規劃程序,縮減造地時間
是次意見收集行動的結果反映,市民覺得「公屋三年上樓」、「提升市民居住面積」、「公、私營住屋市場分隔」,以及「加快舊區更新」,在土地房屋政策中最為重要。
會長吳秋北解釋最多市民選取「公屋三年上樓」作為解決住屋問題的選項,這是因為公屋供應嚴重落後,輪候時間持續惡化,按房委會公布,截至9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長達5.9年,較6月底公布的5.8年再惡化,創22年新高。
吳探訪過許多劏房住戶,深明劏房戶最期望就是能夠上到公屋,脫離劏房的惡劣環境,同時因公屋租金較劏房低,可減輕經濟負擔。工聯會建議必須增建公屋,兌現三年上樓承諾;而短期措施則應增加市區的過渡性房屋,例如利用入住率不高的賓館、酒店作為過渡性房屋。
而拒絕納米樓為第二多人選,吳指出因為現時樓宇越建越細,令居住愈見擠迫,尤其有關狀況已蔓延至公營房屋,實在是開倒車。事實上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61平方呎,不僅低於鄰近的新加坡以至深圳,甚至就連紅十字會對囚犯最細的居住面積不應小於215平方呎的標準,香港都算不上。故工聯會絕對認同要提升市民居住面積,拒絕納米樓。香港要解決住屋問題,不能只求數量而降低居住質素。
麥美娟認為市區重建是樓宇更新的必然過程,而市區重建策略必須作出重大改變,重建不要再只建天價樓,重建目標應該是改善居民屋住環境,而不是逼他們遷到偏遠地區。工聯會建議市建局獲得的土地,應該提升興建公屋或公營資助房屋的比例,而居民亦應獲原區安置。
陳穎欣指房屋應該用來住而不是用來炒,國家早已確立「房住不炒」的定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亦重提「房住不炒」,以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三穩目標,香港卻陷於「房炒不住」的困境。工聯會建議參考新加坡的做法,將炒、住市場分隔,日後所有公營資助房屋,以房住不炒為準則,不容許補地價和於私人市場出售,只能轉售與其他合資格人士。
蔡永強指出劏房戶達20萬,生活環境惡劣,他重提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將告別劏房列為實現國家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我們必須盡力做到此目標。而期間亦要改善劏房戶的處境,工聯會認為當局必須盡快實施租務管制,以及打擊濫收水費,而且必須盡責執行,不容法例立而不行,令劏房戶處境無法改善。
副會長麥美娟表示,要解決房屋問題,必須增加房屋土地供應,工聯會提出多元開發土地,只要能有效增加土地供應,均應設法開拓。但更深層次的是要解決貧富懸殊問題,提升市民收入。由2006年至今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增加了86.7%,但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增加了324%,私人住宅租金指數上升了94.5%,可見,工資水平追不上樓價的升幅,市民只能無奈租住較細的單位。工聯會將會繼續在議會,本著爭公義的決心,改革制度,改善在職貧窮和財富再分配,讓市民分享得到經濟成果。
(選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