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簡介
港九搭棚同敬工會創立於1911年或以前,是十九世紀中期廣州「正義堂」的分支,在香港最早的名稱叫「同敬堂」。1921年改為「搭棚同敬工會」,1948年9月8日重新註冊為「港九搭棚同敬工會」,工會名稱沿用至今。工會於1951年退出工團總會,1954年9月加入工聯會。1986年於其他行業工會聯合,組成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搭棚工會是香港搭棚業最重要、歷史最悠久的工人組織,在行業具有一定的領導地位。
早期的搭棚工依賴地緣與血緣關係入行,工人組織具有強烈的傳統社會網絡色彩,從業員大部分原籍高要人。工會提供職業轉介和工人宿舍,加入工會方能取得就業機會。整個行業尊尚有巢氏、魯班、華光三位行業先師。
1920年代前後,香港工人運動蓬勃發展,搭棚同敬工會的領導人是工運活躍分子,1919年,時任同敬堂總理劉星翹領導罷市風潮,1921年為牛奶工會工人爭取加薪,都被殖民當局逮捕。在1922年至1949年期間,工會、商會曾就薪酬福利展開談判,達成了集體談判協議。其中1922年、1930年發動罷工,一直到勞資雙方和解,簽署談判協議,罷工才結束。1922年罷工,同敬工會成功為工人爭取到更高的工資和更好的伙食待遇。商會經此一役,建議工會如有加薪要求,提早六個月通知,以便雙方洽商。1930年,為工人爭取了工業意外死亡賠償及工傷治療期可領取50%的工資。1941年,成功改善夜工薪金、工傷補償、學徒月薪。
搭棚工會擁有的集體談判權,在當時是罕有的、是實力的體現。在當年沒有勞工法例保障的社會環境,談判結果涉及的勞工權益,得益於行業的集體協議。
搭棚工會成立至今經歷了時代變遷,不斷進步與發展。搭棚工會極為重視調薪,以有詳細文字記錄的統計,從1986年到2020年,調薪20次,從180元/日調至1950元/日,目的是改善職業生活,分享經濟繁榮成果。其次,搭棚是高危行業,不遺餘力宣傳工業安全,舉辦職安講座;跟進工傷意外與勞資糾紛個案;一直以來,堅持反對輸入外勞和黑工,捍衛本地勞工就業權益。
【百年工會】港九搭棚同敬工會:情逾百載 「搭」橋牽線 「棚」情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