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優化計劃)自2023年實施至今,已累計輸入超過54,000名外勞,對本地就業造成負面影響;而政府提供的工資中位數亦頗受社會爭議。工聯會擬推出勞工權益年度報告,向政府及社會本港就業實況及改善建議,落實保障本地就業優先,促進高質量就業。 為加強保障本地勞工權益,工聯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吳秋北、立法會議員梁子穎、工聯會權益委員會和研究部代表,4月16日與政府統計處處長余振強、助理處長余司帆等官員會面,就改進勞工統計數字編製框架交流意見。 工聯會指出,現時優化計劃參考統計處的工資中位數,其數據由僱主提...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副理事長林偉江,副理事長、權益委員會主任丘燿誠,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及工會代表今天(4月1日)與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勞工處副處長何錦標會晤,會上工聯會權委遞交關於檢討輸入勞工政策的意見書,冀望政府恪守「本地勞工優先就業」的承諾,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工資收入合理增長,具體意見如下: 1. 特區政府應就不同行業實際就業情況,及時檢討調整輸入勞工計劃,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和工資合理增長; 2. 全面檢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為不同行業工種設立輸入勞工上限和分批實施計劃。對失業情況嚴重、工資收...

政府自2023年起透過多項行業計劃擴大輸入外勞,建造、運輸及院舍護理業,截至今年1月,合共批出近2.4萬個配額。另外,「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推行一年半更批出配額達5.1萬個,涵蓋侍應、收銀、售貨、保安員及洗碗工等較低技術工種, 不少為原定26個不能輸入的工種。 大半年來,不少本地工友都反映就業困難,工資受壓,收入減少,對政府無節制輸入外勞表示不滿。因此,工聯會敦促政府及時檢討調整計劃,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和工資合理增長。 一、超過七萬五千名外勞湧港,衝擊本地基層就業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指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解凍...

因僱主無力清償債務而被拖欠遣散費的僱員,可從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獲得的特惠款項將獲調高。 立法會日前根據《破產欠薪保障條例》作出決議,調升基金遣散費特惠款項的款額上限,由首10萬元及餘額的一半,調升至首20萬元及餘額的一半。經修訂的款額上限將由今日(3月21日)決議刊憲當日起生效,並將適用於這日期或其後所衍生的遣散費債項。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認為,飲食、建造及零售是申請破欠基金最多的行業,但經濟下行或市況不景時,行業從業員需靠破欠基金援助。除了上調遣散費的特惠款項,特區政府也應持續檢討擴大特惠款項的保障範圍,按...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與勞工處勞資關係科於3月20日舉行交流會,會議就勞資糾紛處理及勞工權益保障的議題進行交流,旨在加強溝通合作,進一步保障工友的合法權益。 工聯會副理事長、權益委員會主任丘燿誠表示,交流會是雙方良好溝通的平台,讓各方意見得以充分表達,期待通過此次交流會,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合作,更好地協助工友。 勞工處勞資關係科首席勞工事務主任馬國權強調,會持續關注工友的需求,提高工友對勞工法例的認識,並會繼續與工聯會保持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和諧勞資關係。 雙方均在交流會上表達了對勞資糾紛處理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