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福利署昨日(6月24日)公布2024年《保護兒童資料系統統 計報告》(《統計報告》),適逢《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條例》) 即將生效,工聯會副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和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見記者並回應社署《統 計報告》並就《條例》落實情況作出建議。
被同學朋輩虐待情況不容忽視 教育專業人員應著重觀察可疑行為
議員翻查過去十年的《統計報告》,發現兒童受到性侵犯的個案 有上升趨勢,由2014年的285宗升至2024年的542宗。當中,同學/朋友 /朋輩作為施虐者向兒童實施性侵犯的趨勢不斷上升,由2014年的75宗 升至2024年的181宗,增加超過兩倍。而過去十年同學/朋友/朋輩作為施虐者向兒童實施性侵犯的人數在該年統計向兒童實施性侵犯個案總數中的占比也由2014年的26.3%,反復上升至2024年的33.4%。可見, 同學/朋友/朋輩作爲施虐者向兒童實施性侵犯的情況持續存在。隨著 《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即將生效,議員建議教育界相關專業人員 應當著重觀察,留意學生的可疑行爲,早日察覺並舉報已發生的性侵犯個案。
良好家庭教育迫在眉睫 培養正確交友意識
議員亦留意到過去十年16歲或以下人士作爲施虐者向兒童實施 性侵犯的趨勢不斷上升,由2014年的13宗攀升至2024年的120宗,增加 接近十倍。而過去十年16歲或以下人士作爲施虐者向兒童實施性侵犯的人數在該年統計向兒童實施性侵犯個案總數中的占比也由2014年 的4.6%,大幅升至2024年的22.1%,增加了接近5倍,亦佔了2024年總 數中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見,16歲或以下人士作爲施虐者向兒童實施 性侵犯的情況日益嚴重。而向兒童實施性侵犯的的兩個類別:16歲或 以下與同學/朋友/朋輩,理論上存在重叠。由此可見,對兒童及青少 年性觀念的良性建構及正向的家庭教育不容忽視。
議員建議政府與社會共同協作,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加強推行良 好家庭教育,著重建立兒童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兒童在網絡世界接觸 錯誤或危險的信息,並培養兒童正確的交友意識,更好地保護自己。 同時,亦要透過家庭教育培養青少年與朋輩及異性的正確相處態度, 建立良好家庭家風家教,為年青一代的社交生活注入更多正能量。
多專業合作編織安全網 家庭社會協力保護兒童
《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即將於2026年1月20日生效,條例訂明多個專業人員類別必須在察覺有合理理由懷疑發生虐待兒童事件時, 盡快向社會福利署或警方舉報,為保護兒童編織全面安全網。 鄧家彪敦促政府盡快發出根據條例第7條所作的「指引」(即是 「強制舉報者指南」),並按專業類型發出讓不同專業皆有能力遵從 的指引,並有鑑於三份之一受虐兒童屬殘疾(包括智障和精神能力欠 佳),故此,應就殘疾兒童的服務機構和專職人士作出度身訂做的指 引。相關專業人員積極參與保護兒童相關課程,多加留意可疑情況, 以兒童為重,安全為先的原則協助被虐待兒童。同時,除了在事件發生後儘早察覺舉報,工聯會亦建議做好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避免虐 待兒童情況發生,全社會共同協力保護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