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下稱「職發處」) 在2020年2月疫情迅猛襲港之初,憑著「自己口罩自己做」和急市民所急的理念,開設「口罩工場」,至今已達到生產1000萬個口罩的目標,送贈予長者、基層等弱勢社群及前線工友,發揮了社區互助、同心抗疫的精神。隨著防疫物資供應已達穩定,「口罩工場」完成歷史使命,此慈善項目圓滿結束。工聯會職發處「口罩工場」今天(6月5日)於工人俱樂部舉行閉幕儀式,邀請到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和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擔任主禮嘉賓。「口罩工場」於儀式上送出最後一批口罩予有需要的社群和社團,疫境同行,同心抗疫。
工聯會理事長、職發處主席黃國感謝各位嘉賓參與「口罩工場」的閉幕儀式,他指出,工聯會一直致力為打工仔女和市民服務,「當香港社會有需要的時候,工聯會都會挺身而出,做我們認為應該做、可以做的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教育短缺,我們就開識字班、開勞工子弟學校;在醫療服務不足的時候,我們開設留產所、工人醫療所;在八十年代,我們致力於業餘進修、職業培訓工作。在去年,我們因應疫情緊張而開設了『口罩工場』,發揮社區互助、同心抗疫的精神。今日,隨著防疫物資供應回復穩定,『口罩工場』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光榮結束。」
張建宗司長致辭時表示,工聯會職發處由零開始去建立香港本地的口罩生產線,當中涉及生產口罩的機器、物料、廠房、專業人才等專業知識,絕非容易。「我很欣賞工聯會領導及職發處的熱誠和善心,成功克服重重困難,更加免費送出所有口罩工場生產的口罩給社會上有需要人士,為市民帶來『及時雨』,解決了很多市民的燃眉之急,彰顯守望相助的精神。你們每一位,包括參與生產的工友,都是香港抗疫的無名英雄!我亦衷心感謝所有向『口罩工場』捐助的朋友及機構,你們傾囊相助,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大家歌頌!」
工聯會榮譽會長林淑儀分享作為「口罩工場」義務女工的感受。她憶述自己當天身穿重重防護的服裝,親手將一塊塊原材料製成一個個口罩成品,內心十分感動,亦希望能將這份心意帶給有需要的市民和工友。
信德集團執行董事何超蕸致辭時表示,「信德集團曾捐贈(300萬港元),協助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口罩工場』設立全自動生產線。集團很高興支持這個慈善項目,以『只送不賣』的理念為口罩生產出一分力,與香港攜手共渡『疫』境。」
永富容器(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羅富昌致辭時指出,去年疫情嚴峻,為響應張建宗司長呼籲業界回流香港造口罩,又得知工聯會正在籌建口罩工場,於是在公司大埔工業邨專業制罐印刷的廠房間出四五千呎的車間,作為口罩工場。「嫻姐問我需要收多少租金及服務費,我說我們目標一致,都為防疫和慈善,不收。就這樣我們合作起來了,籌備十多天便開始生產,是本港自製口罩投放市場的第一家。」
中國石化工集團香港代表處廖旭東致辭時表示:「中國石化作為中國最大的石化企業,一直關注和關心香港的發展,關心關注香港的疫情防控,這次有機會和工聯會合作,在熔噴布和口罩最緊缺的時候,將中國石化生產的熔噴布捐贈給『口罩工場』,用於製造口罩,造福於香港社會,我們感到非常榮幸。」
工聯會會務顧問陳婉嫻致謝辭時回顧生產初期遇到的各種難題,她講述了「三個十七」的故事:「口罩工場」在短短「十七天」內建成,至今已開設了「十七個月」,達到生產1000萬個口罩的目標,而我們最初生產的是「17cm x 10cm」的口罩,這三個十七代表著「口罩工場」一路走來「關關難過關關過」。她表示:「工聯會職發處口罩工場,是一個在官、商、專(業)和工(會)等各方面合力支持下完成的慈善項目,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相信也會成為香港人日後的集體回憶之一。在此,我要再次衷心感謝每一位為我們出過心、出過力的人,多謝你們的付出,讓我們得以順利開幕,並於今天光榮閉幕。」
在儀式上,主禮嘉賓一起拉開手中的紀念品:罐裝口罩。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向大家介紹:「這個易拉罐裡面有『口罩工場』出品的口罩,而易拉罐由永富容器(香港)有限公司提供,當初就是由他們借出場地開設『口罩工場』。在這一個小小的罐子裡盛裝著的是我們的心血,也是見證官、商、專業及工會等各方面友好齊心合作、共同抗疫的結晶。祝願疫情早日結束,大家可以將口罩封存留念,社會大眾早日回復正常生活。」
「口罩工場」亦進行了最後一次口罩贈送,將5萬個口罩送贈予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同路人同盟、綠長青環保協進會、無國界社工、香港單親協會、勞聯智康協會、香港勞校教育機構、香港勞校教育機構高齡教工聯誼會、肺積塵互助會和工聯會康齡服務社。